首页  >   新闻中心  >  企业新闻
[重大会议]适应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攻坚新任务 坚持创新创效力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
杭州建筑构件集团有限公司(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、杭州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)等三家单位第二十七次(十七次)股东会和八届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4年9月6日在杭构集团六楼会议室召开。杭构集团等三家企业董事、监事、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员、杭构集团高层管理人员、各分子公司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杭州建工集团副董事长、杭构集团董事郑育辉主持。
 

 
会议认为,2023年,杭构集团紧跟行业趋势,面对内外部双重重压,积极减缓恶性竞争造成的冲击,坚定不移贯彻董事会工作部署,克服整体宏观环境动力不足、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、亚运召开对生产严重影响制约等困难和挑战,尤其在“巩固经营应变局”“多措并举强管理”“创新转型添动能”“群团聚力护发展”等工作上,迎难而上、苦干实干,在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态势下,企业业务承接量、质在行业内依然居于前列,有力支撑起企业产能规模,维系平稳发展大局,被选树为第二批“幸福共同体领头雁企业”。
 
 
建工建材(建工砼)公司,在新形势和新挑战面前,坚定发展信心,不言弃、不放弃,以坚韧与奋斗书写异常艰难的一年,全力以赴、稳健发展,保住混凝土产量基本盘,营收位列余杭区工业企业百强榜第34位;千方百计、抢抓业务,瞄准地铁四期上马之机,为来年生产奠定业务基础;点线面结合、降本增效工作贯彻始终;创新创造,提升企业总体实力,顺利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预制构件4个单元、商品砼产品均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。
 
 
针对企业下一阶段发展思路,杭构集团党委书记、总经理周永元提出要着力稳运营和防风险,以降本增效为主攻点,围绕“效益”“基地”中心工作,真抓实干,务实奋斗,全力保障企业发展稳健,通过“坚定信心、迎难而上”“强化管理、降本增效”“拓展基地、持续发展”等三方面着手提升竞争力和盈利空间,努力破局保障持续发展,“强化资金管理,减少财务支出”“加大融资转贷力度,确保现有份额”“精简开支,加强精细化管理”,坚定贯彻董事会发展理念及部署要求,适应新形势、迎接新挑战、攻坚新任务,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,奋力攻坚年度经营目标。
 

 
 
建工建材(建工砼)公司总经理王晓栋提出,要围绕“催收清欠,盘活资金;降本增效,提升效益”两个中心,着重抓“解放思想,提升效能”“资金至上,全力清欠”“拓展新品,提高价差”“生产全链,降本增效”“关口前移,管控风险”“党建引领,创新发展”等六方面工作,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,勤勉踏实,不断进取,自我加压,勇于改革,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接续奋斗。
 

 
 
在听取了工作报告后,与会董事、监事表示,杭构集团在充满挑战的2023年,依然在品牌建设、基地拓展、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步,值得肯定。就经营战略、应收账款、持续发展等工作,他们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。与会董事、监事指出,杭构集团要充分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,持续加强内部管理、资金管理、精细化管理等工作,做足准备,迎接挑战。
会议最后,张汉文董事长作重要指示。
 
 
张汉文董事长认为,杭构集团等三家单位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,主要表现在“保持着较强的经营拓展能力”“降本增效有成效”和“品牌维护较到位”等三方面,企业的技术、质量和服务是根本,杭构品牌一直以来都位于行业前列,对整体工作及杭构集团整个管理团队比较满意。
 

 
针对下一步发展,张董事长根据三家单位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要增强“三个意识”。一是要继续增强危机意识,杭构集团等三家单位要正视短板和不足,努力克服困难,提升主观能动性,主动挖潜,积极应对问题。二是要增强成本效益意识,做好“过苦日子”的准备,要严控管理费用,严把固定资产投资关同时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,保障企业正常运营。三是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,杭州建工集团与杭构集团是一个整体,互相依存,大家要统一思想,同甘共苦,共克时艰。
 
 
具体如何做?张汉文董事长强调要做好五方面工作。一要处理好价和量的关系,平衡好规模和市场的关系,以效益为导向,承接优质业务,降低亏损风险。二要清欠清收工作力度再加大,根据市场现状,按照应收尽收原则落实清欠清收工作,多措并举推进债权回收,加大诉讼力度,把现金流作为第一准则,确保企业健康运营。三要降本增效工作再深化、细化,把降低管理费用、人员结构优化、减少非必要开支等措施落到实处。四要管理能力再提升,就建工砼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,要拿出可行性方案。五要克服一切困难,推进闲林新基地建设进度,加快落地;同时要“两条腿走路”,探索新模式、新方法,采用租赁、引入战略合作方等办法,确保企业行稳致远。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根据会议议程,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三家公司的工作报告、财务决算报告、利润分配方案、财务预算方案、管理费用预算表、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、基建与更新设备计划等。
.+